精神科/身心科門診跟心理諮商,到底差在哪裡?(上篇)
文/全職實習心理師 朱詠真
「我最近壓力很大睡不好,可以不吃藥跟醫師聊聊就好嗎?」
「心理師不是醫師嗎?不能幫我開藥喔?」
「我看國外影集不是都講心理醫師?」
嗨,你是不是也有上面這些疑惑呢?首先,台灣沒有心理醫師,有的是精神科醫師與心理師,而心理師則又分為臨床心理師、諮商心理師,是不是有點複雜?沒事的,這次我們先介紹精神科醫師,或稱身心科醫師:
既然是醫師,顧名思義就是醫學系七年訓練畢業,經過精神科專科醫師訓練、專科醫師考試之後取得精神科專科醫師證照。主要工作環境是醫院的精神專科或是個人開設的身心診所。
醫師的工作內容為處理精神相關問題,像是壓力下造成的失眠、自律神經失調、長期的情緒困擾(例如:憂鬱、焦慮、躁鬱等)或精神病症狀(例如:思覺失調、躁鬱症中的躁期)等,還有腦部病變或是特殊的生理狀況,例如甲狀腺低下造成的情緒低落或是腦傷造成的情緒變化。
治療方式通常為一對一互動,醫師會先聆聽與觀察個案的狀態,根據得到的資訊下診斷,抓出個案的症狀,然後努力去對症下藥。醫師會依照個案的體質狀況,透過藥物或儀器(rTMS、CES)調節個案生理機能,好減緩個案的症狀。
那要怎麼判斷自己需不需要看精神科呢?最重要的是看生理狀態有沒有被影響,像是睡眠狀況不佳,例如難入睡、淺眠、多夢,長期下來會很影響情緒與思考;還有情緒低落、容易掉眼淚,不想跟人互動,每天只想躺在床上;或是陷入焦慮、腦袋一直轉,根本無法停下來,甚至會覺得喘不過氣,身體發麻、手抖等,都代表你的大腦可能出現不平衡、生病了,這時候就不要獨自忍耐,可以來請醫師提供協助喔!
在藥物治療方面,精神科的藥物不像是退燒藥或止痛藥,吃下去就能馬上改善狀況,沒症狀就可以停用。以抗憂鬱劑為例,通常會需要案照醫囑吃14-21天效果才慢慢出來,剛開始吃藥時,個案可以先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變化與感受,回診時跟醫師討論。因為針對緩解各項症狀的藥物有很多種,每一種的作用機制與產生的副作用都不太一樣,個案如實坦承狀況,醫師才能知道該怎麼調整藥物的劑量,或是直接換一種藥。
醫師的目標是為個案找出最合適的藥物組合,得到最好的效果與最低的副作用。這個過程的時長因人而異,因此維持與醫師的溝通相當重要喔!
再來,不是所有精神疾病都要吃一輩子的藥,當藥物調整到一個合適狀態後,為了幫助大腦平衡與適應,個案會需要再依照醫師的指示服用一段時間,確定個案的狀況都穩定後,醫師才會開始進行減藥,慢慢把藥的劑量降低,最終停藥。會希望個案在治療過程中不要自行斷藥,避免大腦失衡,症狀再次復發。
以上就是精神科/身心科門診與醫師的介紹,下次會跟大家說明心理諮商究竟是什麼,以及介紹臨床心理師和諮商心理師的不同。
朱詠真 實習諮商心理師,現於本診所全職諮商實習。擅長人際與家庭關係探索、自我探索、情緒困擾。
捷思身心醫學診所,由院長李旻珊醫師帶領專業醫療團隊,提供多元化的身心治療方式,可為您量身打造最合適的療程。覺得生活壓力讓您喘不過氣嗎?歡迎有需要服務的朋友走進來、靜坐下來深呼吸,讓您的情緒慢慢釋放,娓娓道來,在捷思身心醫學診所的專業醫療團隊的陪伴之下,開啟屬於自己的心靈療癒旅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