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失落-別讓自己成為孤島
這幾年全球的動盪,疫情襲來、戰爭爆發,使我們對死亡的感受越來越接近。對於看待生命本質這件事,出現了極大的變化,亦對他人的「離開」,更有急劇情緒性地影響。
這幾年全球的動盪,疫情襲來、戰爭爆發,使我們對死亡的感受越來越接近。對於看待生命本質這件事,出現了極大的變化,亦對他人的「離開」,更有急劇情緒性地影響。
在不知不覺中,虎年已經悄悄的在九天年假後正式到來,相信有不少人會有一種感覺,就是在長假之後要重新回到原本上班上學的步調,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!
近期常沒來由地感到胸悶、心悸、手腳發麻?但去掛了心臟科、胸腔科、腸胃科甚至急診,醫生卻都檢查不出異常。其實,這樣的情形很可能就是患有「自律神經失調」。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交感神經出現警訊的患者數量也日漸增加。究竟,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成因是什麼?本文將一一說明自律神經失調症狀與治療方法,幫助你釐清病因,擺脫病痛困擾。
在生活中,無可避免地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壓力,我們也從中學習到不同的因應方式。然而,當遭遇一些從未經驗過、或是超出負荷的壓力時,就容易出現身心失衡的狀況。
怎樣需要看身心科?第一次看身心科該說什麼呢?快跟著本文的腳步了解身心科治療!
還記得小學美術課作業經典主題"我的媽媽",你畫了什麼嗎?印象中好多同學畫的媽媽的形象是"我的萬能媽媽"、"我的超人媽媽",甚至把媽媽畫成了有八隻手,每隻手都做了不同的事。事實上,媽媽這個角色,所要承擔的壓力遠遠超過八隻手可以描述:小孩的教養、健康、升學;先生的升遷、健康;家裡的家務、經濟;與婆家的相處溝通和照護;職場的工作表現和成就感等。女性真的很辛苦,要同時扮演好媽媽、好太太、好媳婦、好女兒、甚至是好員工,要在各個角色中順利切換,而往往最難扮演好的角色是自己。有了這麼多身分後,媽媽們往往會把孩子、先生、長輩放在前面,而忽略了自己的感受、健康、自我有能感,這些有形或無形的壓力,長期累積下來,如果沒有好好的紓解,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會留下傷痕的。
前陣子因疫情的影響,身心科的議題逐漸受到大家的關注。
身心科與其他內外等科別最大的不同點,在於除了疾病的診斷以及藥物輔助治療之外,更重視「全人」者說,及「身、心、靈」的照顧。特別是現代人面對的高度壓力無處可解時,由身心科醫師做評估其實是最適合的,我們會協助找到壓力來源及癥結點,進一步舒緩壓力,改善失眠、焦慮等身心不平衡所引起的症狀,回復健康的狀態。
也許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帶來的影響,但仍是能透過幾種方法來改善及重建自我認知的想法。
1. 接受焦慮和重建對壓力的想法,思考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麼,把自己的恐懼說出來、把焦慮具體化。
2. 自主選擇訊息,對於媒體報導可以選擇性的看待,思考引起自己害怕的事情的真實性。
3. 做有控制感的事情,可列出To do list逐條完成。
4....